搜尋此網誌

追蹤者(Fans)-用行動表示支持~

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

企業架構與服務導向共舞

近來全球均適逢金融海嘯衝擊而驚魂未定,許多企業與政府無不痛定思痛,思考如何脫困及調整體質,來因應未來更嚴峻的挑戰。金融海嘯的發生,推究其真正主因,乃是人性貪婪惡性所致。企業為追尋年年大幅獲利與成長,高估整個市場胃納,由專業經理人與大股東們的合演了這齣鬧劇:



  • 造成生產過剩,加上供應鏈乘數效應,各階層零組件假性需求大增,引發最底層原物料價格高漲。

  • 原物料價格高漲結果又導致排擠效應,造成生產品結構性供需失真。

  • 當假性需求開始泡沫,企業成長推動力減弱,必須再次挖掘新市場,新市場便指向擴張信用族群。

  • 擴張信用族群始終相信財務槓桿與提前消費,是改善生活提高享受的萬用金丹。

  • 要能發揮槓桿,企業不惜故意忽視風險,配合所得分配金字塔低層者演出,藉由編織美夢,鼓勵擴張信用而不自知。

  • 金融產業藉由金融產品包裝,將不良債信產品美化,再以衍生商品型式賣給投資人,透過基金、連動債等多種面貌問市。

  • 當最底層債信發生償付問題,如骨牌般拉枯摧朽般,將建立在沙灘上的所有城堡沖垮。

  • 所有產業均發生連動,墮入信用流動性緊縮的惡性循環之中,昔日眾所稱羨的金融產業,人人自危,朝不保夕。


因此無論企業與政府都應重新自我檢視,找出短中期與未來趨吉避凶之道。然而如果不知道企業現況,則無從具體改造因應,企業現況應包括以下面向:



  • 經營願景與策略:描述中長期經營願景,與如何達成目標之策略。

  • 營運目標與戰術:描述短期營運目標,與如何達成目標之戰術。

  • 市場評估與競爭力:描述市場區隔〈Market Segments〉市場謂納,競爭對手動態,企業本身競爭優勢。

  • 商品與服務:描述企業獲利手段,所提供之產品與服務,包括產品定位、定價、特色功能等。

  • 財務與資金流動管理:描述企業流動資產及如何支應營運資金需求。

  • 研究發展與投資:描述企業投入研究發展項目,各期研發費用、競爭優勢分析,與效益評估等。

  • 風險評估與審計:描述企業營運、研發、競爭力等風險因子,如何建立風險控制機制,如何透過會計制度適時審計。

  • 運籌管理:描述企業產品與服務供應鏈,包括供應商評等、關鍵零組件、供料需時〈Lead Time〉,價格變動趨勢等。

  • 生產製造與服務提供:描述企業產品與服務,生產製造與服務提供方式,包括組成清單〈BOM〉、製程、人力工時、成本,品質管制等。

  • 組織任務與分工:描述企業組織部門任務,與其他部門分工互動,包括表單、流程、內規等。

  • 人力資源:描述企業人力素質、專長、在職訓練,與人才招募、晉用、考核、資遣、退休等。

  • 資訊科技與營運支撐:描述企業資訊方針與策略,應用系統、資料庫、軟硬體設備,與營運各項機制間關連等。


企業現況檢視範圍既廣且深,但要如何分析表達,並為不同背景經理人均能理解,使其能進而提出改造方案,首要分析方法與表達方式必須一元多樣,由簡入繁,由高入深,欲達此成果非引用「企業架構」〈Enterprise Architecture〉不可。



企業架構之方法在於闡明企業元素間之關係。企業元素是一個抽象概念;在〝組織任務與分工〞分析中,企業元素就是〝部門〞。元素間有交互作用,交互作用敘明彼此包括以下關係:

  • 元素為多維空間下之〝座標點〞。第 0 維可以是企業鳥瞰圖,該元素為某圖層面中之項目,如〝物料需求表〞可以表示為 M(資訊科技與營運支撐圖層, 生產製造, 工令)。

  • 關係定位:何為供給?何為需求?供給又分單一與多向,需求可再分暫態、中繼與最終。

  • 型式定位:單向或多向,程序流程或事件觸發?

  • 資料集:單一或總體。單一資料集可用於供給下達與需求返回;總體資料集可用於各相關聯交互作用元素權責資料之總集〈Super Set〉。

  • 關聯條件:時間限制或某資料集欄位。


當然將企業架構做完整有系統地分析建構,殊為複雜。需要有建構工具始能事半功倍,由工具將前述分析結果,產生以下各圖:

  • 企業方向圖: 鳥瞰企業整體營運,依前述企業現況各種面向〈經營願景與策略、營運目標與戰術、市場評估與競爭力‧‧‧等〉建構多層次關聯圖。

  • 商業概念圖:簡述商業運作模式,包括獲利模式,商品及服務內容,建構企業整體多層次商業概念圖。

  • 企業溝通圖:以企業組織部門為元素,依地理位置、服務類別,建構彼此多層次交互作用關聯圖。

  • 程序圖:依企業組織、服務類別,建構該部門內部與其他部門間,相關服務類別下之作業程序圖。


  • 組職架構圖:依地理位置、服務類別,建構組職階層架構圖。

  • 應用程式架構圖:包括應用程式間調用層次、軟體架構〈入口網、內容服務、應用系統服務〉、資料庫、檔案系統、特殊設備等關聯圖。

  • 服務導向圖:依地理位置、使用族群〈客戶、供應鏈、政府機關、公司內部、應用程式間〉、應用系統等建構多層次多面向,各式服務說明圖。

  • 技術基礎架構:依地理位置、服務類別、應用系統等建構多層次多面向,包括硬體與網路設備系統圖。


透過企業架構分析手段,使企業內部及外部專家顧問更能清楚瞭解企業現況,進而指出具體企業改造提昇競爭力之方案。今天企業大多均面臨著許多挑戰:

  • 微利時代來臨,為提昇企業獲利不得不提高產能。

  • 市場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,如匯率、油電價、替代品,不再是供需間單純因素。

  • 產品與服務之創新,由於生命週期短,多樣附加功能增,企業不得不投入研發,以期以最短時間上市。

  • 產品與服務作業生產能更有效率,零組件成本要更低,人力要更省。

  • 資金週轉時間要短,直接面向消費者,減少中間商剝削。

  • 人力資源不足,勞動成本過高,高階人力素質不夠一將難求。

  • 資訊能力不足,無法即時支撐多變營運服務。


要因應前述挑戰,企業必須要加強資訊能力,使能支撐多變營運服務。資訊管理與資訊工程專家,借鏡過去資訊缺失,服務導向架構乃應運而起。服務導向架構改善了資訊消費者與應用系統間分工機制,讓系統更貼近服務享用者,同時更靈活地因應各種多變營運服務。由於網際網路之盛行,故而服務導向架構以 Web 形態呈現,並有以下特點:

  • 為求應用系統開發時程要短,引用〝軟體基礎建設〞概念,依功能角色區分,以軟體協力方式,共同達成服務要求。

  • 軟體基礎建設包括以下組件:

    • 入口網服務〈Portal〉:透過應用系統間帳號整合,將各應用系統彙集於統一框架之下,使得 Portal 成為用戶綜合工作平台。依據用戶角色、使用權限、作業時段,呈現不同面貌。Portal 統合了包括企業願景與形象,產品與服務特色,日常作業與辦公室自動化工具等,大幅提昇工作績效。

    • 商業流程管理〈Biz Process Management〉:企業內部溝通係透過流程與表單,將作業與審核緊密地結合,不僅是組織間、成員間,甚至應用系統間均能透過圖型方式表達,充分實現企業架構中各層次間企業溝通圖。流程中統合循序式、並發式及混合式作業,各種觸發條件指揮了流程之路徑走向,將企業內外溝通透通地忠實反應。










    • 內容管理〈Content Management〉:在企業內部溝通過程中,會衍生一群〝文件〞,不同流程由於條件之不同而產生相同文件,或者產生不相隸屬文件。文件需要有多重〝標籤〞〈Attributes〉來定位描述文件之特性,以便日後泛型查詢。內容管理提供文件管理、審查、發佈等機制,豐富地保存企業內部溝通過程。

    • 應用系統服務〈Application Server〉

    • 資料庫服務〈Database Server〉



  • 為求應用系統開發時程要短,引用〝軟體建構〞概念,使用工具融入應用系統發展生命週期,以提高軟體品質:

    • 應用系統分析與建立模型〈System Analysis & Modeling〉

    • 商業元件設計開發〈Biz Component〉

    • 人機介面設計開發〈User Interface & Web Usability〉

    • 除錯與除錯管理〈Debug & Debug Management〉

    • 測試與測試管理〈單元測試、整合測試、壓力測試〉

    • 部署與部署管理〈Deployment〉



  • 為求應用系統開發時程要短,引用〝軟體 IC〞概念,應用系統乃是一組可重複使用元件之組合。

  • 服務由協力軟體共同交互作用所產生,包括基本服務與組合服務二種。


如此一來企業便能透過服務導向架構優點,在極短時間內滿足多變營運服務要求。由於強調元件重複使用,同時也累積企業核心競爭力─智慧財產,使企業能更靈活地遊刃於市場之間。

近來政府組織再造議題又起,然如何分析政府運作現況,莫衷一是。行政院研考會發表「行政院組織改造–資訊改造與服務創新策略規劃」提出以下論述:

  • 組織改造資訊業務二大策略主軸

  • 資訊移轉〈Transition〉工作要項

  • 資訊改造〈Transformation〉前瞻性議題

  • 資訊價值改造


然而如何落實規劃,精準掌握資訊再造目標,則非應用〝企業架構〞精神與方法不可:

  • 找出功能近似部會加以整合精簡;

  • 找出部會間互動更佳模式提昇行政效率;

  • 找出資訊系統資源加以整合擴大效益;

  • 使用客觀科學方法擺脫政治考量;


經過企業架構分析,使能具體評估部會資訊簡併整合效益,並進一步勾勒出願景,才能真正建立高效率電子化政府,打造為民服務導向架構,提高政府資訊投資報酬率,最後提昇整體作業績效,實為百姓之福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CIO.com - Enterprise Architecture